华为好任性:用5倍薪水差“掠夺人才”

华为掠夺人才

2000 年左右,华为实施了一项“IT人才掠夺计划”:在当年应届生应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还是800—1200的时候,华为开出了5000以上的“任性”价。当 年东南大学无线电专业30余人毕业,有25人进了华为。重庆邮电大学电信专业一个40余人的毕业班,39人被华为招走。

回顾华为当年的壮举:用5倍薪水差“掠夺”人才,在成就人才市场的同时,成就了自我。(这个也用的好,不像有的娃一写东西就是绝对的,全称的)

2013年,华为收入与利润指标全面超越爱立信,登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信设备提供商。其实,从增长势头上看,这个结果在三五年前就已经预定了,如华为高层多年前所言:华为不想成为世界第一,但华为谁也无法阻挠地走在成为世界第一的道路上。

企业获得巨大荣誉的同事,华为正式宣布启动新一轮涨薪计划,共投入十亿元资金用于员工薪水提升,其中应届生调到9000—10000元。“丰年涨薪”是华为的传统。2010年华为也曾开展大规模加薪,当年4万多名基层员工加薪11.4%,股票分红也创下了2.98元的历史纪录。中国最大的企业雇主点评网站“看准网”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说法。

也是在2013年,美国最大企业雇主点评网站Glassdoor,发布了员工眼中最乐观的十大科技公司,华为是唯一上榜的中国科技公司。据中国最大的企业雇主点评网站“看准网”数据显示,华为雇主品牌综合排名居第1位,84%的员工对CEO任正非投出赞同票,74%的员工愿意推荐朋友到华为工作。

商业界和商业研究界,试图分析华为成功背后原因的文章不计其数。而今华为登顶,各种分析只会更多。这里我们不媚俗但也不避俗,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一个很容易被人们忽视的角度: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威力。

记性好点的人应该记得,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企业劳动力市场实际是由五个相对独立的市场组成:1)外籍人市场;2)外资企业员工市场;3)内资企业员工市场;4)有雇佣关系的农民工市场;5)无雇佣关系的临时工市场。

外籍人,包括新港台人和部分海龟,在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担任中高层,拿的一般是以美元计的、与母国接轨的薪水,月薪从数千到数万美元不等;外资企业的普通员工,以从较好的大学毕业的、英文较好的年轻人为主,以九十年代中期的行情计,月薪一般在5000元左右。

内资企业员工,这里面又分国营、乡镇和私营企业。国营企业一般是有干部身份,有档案关系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月薪一般在1000元左右,但享有包括就业保障、医疗、住房等在内的各种福利,当然还有一部分是没有上过大学的、持“工人”身份的员工,表现得好可以“提干”,总体上,待遇与干部并没有太大区别。乡镇和私营企业一般工资相对高些,福利相对差些。

农民工一般没有上过大学,没有干部身份,没有档案关系,薪水更低一些,而且也没有什么福利保障。这里可以细分为在比较正规企业就业的、有正式雇佣关系的农民工和临时工两大类。临时工包括建筑工、保姆、餐厅服务员等工作,即使在07年《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后,大多没有正式的雇佣关系。

这五个市场相对独立,基本处于一种互相隔绝的状态。中国人想进入外籍人市场,只有出国留学,拿绿卡、换身份这一条窄路;内资企业员工进入外资企业员工市场,相对比较容易,苦练英语口语,端出一副外企作派即可;农民工要想进入前三个市场,则基本上属于无路可走。各国现代化和工业化的第一步是打破劳动者与封建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让他们拥有自由支配自己劳动力的权利。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二十世纪末中国劳动力市场的身份属性居然还有这么强,绝对堪称历史奇观。

中国改革走增量改革的渐进道路,原计划经济体上长出民营经济和涉外经济,只有极少数人看出了这种劳动力市场的人为分裂现象背后商机——华为即是其中代表,抓住了这个难得的历史性机会。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华为逐步把员工的薪水提高到了外企的水平,一段时间内,同等职位的薪水甚至比外资企业还要高一些——从1000元到5000元,五倍的薪水落差,可以想见,他们当年吸引过来的人才的洪流能有多大,这些人才的干劲又有多大!华为招聘,又以内地理工科大学毕业、家境比较贫寒的学子为主,更进一步地放大了这个激励效应。如当年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一教授所言:华为最大贡献,是系统得提高了整个电信行业的薪酬待遇水平。

 

人才如海啸般袭来,再加上强大的华为文化,什么技术瓶颈、市场难关都成了纸老虎。几万拼命三郎齐声呼喊,一起用力,各种壁垒、堤坝应声而倒,从北电到朗讯,从西门子到诺基亚,这些当年在中国不可一世的跨国电信企业的节节败退基本上就注定了。

华为此举,意义几近于拆毁了中国劳动力市场上一堵厚厚的“柏林墙”,其解放的巨大生产力,难于用金钱和指标衡量。

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另一堵更厚的柏林墙,也就是农民工市场与前面三个市场之间的分裂,要等到另外一家传奇性的公司出现,才具有象征意义地被拆毁,这家公司就是:海底捞。秉承“双手改变命运”的价值观,海底捞把农民工培养成年薪百万的企业中高层,等于是把位于中国劳动力市场最底层的临时工市场一下子拉到了第三层、第二层。而今,在海底捞国际化战略的支持下,海底捞的员工们更进一步,甚至直接向第一层进攻了!

商业之美,市场的伟力,看不见的手的奇妙,在这两个案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多少人呼吁平等、呼吁自由,为民请命,为老百姓鼓与呼,但情义千斤,不如称砣四两。只要政府放开限制,不要剥夺个体选择的权利,什么样的奇迹,市场都可以给你创造。名声、崇高的荣誉、历史地位可以激励少数英雄人物奋不顾身、舍己为人地去推动社会进步,却绝对不如商业的力量来得稳妥、来得可靠。曾经层层阻隔的、恍然中世纪的劳动力市场上的一堵堵高墙,在华为们、海底捞们的冲击下,不过二十来年时间,已经坍塌溃败如荒野中的秦长城,只剩下几个隐约的土堆给后人辨认。商业能给我们这个国家带来的贡献,企业能够履行的社会责任,莫过于此。过去是这样,相信未来也一定会这样。中国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如教育、医疗、城乡差距、环境污染等等,相应的,也还会有很多这样的历史性的商业机会。

当然,你要去问华为的任正非,海底捞的张勇,他们一定会推辞:拜托,别把我们说得那么伟大,好吗?我们不过是为了挣点钱,养家糊口而已。好在你们当初只是为了生存,为了挣点钱,走上做企业这条路,要不,中国只不过又多了两个壮志未酬的义士而已。这种义士,实话说,中国一直都有点供过于求!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