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仙八句话,道破中国哲学

【天人合一】

水墨山水

 

 

 

 

 

相比于天人合一,我更喜欢诗人合一。诗即是人,人即是诗,我在哪诗就在哪,不能写诗时才有诗,写诗时才是诗人,不患功不必自我成而恶力不自我出也,一切诗人就该如此,以无我之心入世,一切万物皆可入诗,诗中真实方是真正真实,花之实物,若不入诗不能称之为真实。

天行健,地势坤。天者,气也;坤者 ,顺也。人健健康康即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重要命题,解释纷纭,莫衷一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

“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老话有曰:天下即人身,人身难得,真法难闻,真师难遇】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自然,自然而然,天性如此】(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白马非马】

白马非马

 

 

 

 

 

 

 

 

 

诗人,伟人,音乐人,匠人,艺人,不管何人,在于让人感觉到你活的是个人,仁者,人也。

战国时一城有令马匹不得出城。

有一天,赵国平原君的食客公孙龙带着一匹白马正要出城,守门的士兵对他说:“马匹一概不得出城。”

公孙龙心生一计,公孙龙说:“白马并不是马,因为白马有两个特征,一是白色的,二是具有马的外形,但马只有一个特征,就是只具有马的外形。具有两个特征的白马怎会是只具有一个特征的马呢?所以说白马根本就不是马。”

愚鲁的士兵因无法应对,唯有放行。

【庄周梦蝶】

无稽涯

 

 

 

 

 

 

 

 

 

 

 

“物我为一,心一俱境,惟精惟一”道佛儒三家,在最高旨上实是合一的,若最高旨不合一,则无旨也。只是修行方式不一而已,道炼体,佛观心,儒诚意,一脱俗,一出家,一入世,然在高者看来此三者诚无别也。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庄子梦中幻化为栩栩如生的蝴蝶,忘记了自己原来是人,醒来后才发觉自己仍然是庄子。究竟是庄子梦中变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为庄子,实在难以分辨。

在这里,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是不真实的。庄子却以为不然。虽然,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但庄周看来,他们都只是一种现象,是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国画1

 

 

 

 

 

 

 

 

 

 

 

相比于慧能的诗,世人往往忽略了神秀的诗。虽然慧能体会到了缘起性空的本旨,但慧能的时时勤拂拭并不为过,只是还未入道而已。一顿一渐,并不可轻重。

据《坛经》记载,禅宗五祖弘忍要选择继承人,特命每个弟子作一首诗,以考察对佛家教义的理解。开始时,弟子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动笔。只有神秀思考数日之后,写下这样四句: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诗以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修道成佛的传说为据,表示要使自己象菩提树、明镜台那样洁净,一尘不染。当时有一个挑水打杂的和尚看了这首诗后,很不满意,于是在旁边又写了四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这位和尚认为他这个人根本就不是“物”,也无身可修,只有佛家信念。广而言之,世界上“本无一物”,什么东西也没有,所以也无什么尘埃,亦无所谓污染。

弘忍认为这个和尚对佛家教义心领神会,掌握得好,于是决定把衣钵传给他,他就是禅宗六祖,慧能和尚。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道友

 

 

 

 

 

 

 

 

 

 

 

“真正的创造必源于真正的欣赏,没有创造的欣赏即非欣赏。天地一体,万物同情,若我观彼而不能触发出我,则彼与我皆惟真正的发觉。”我写石油信息化,这句话写的不错,在九江写的,是因为王阳明在九江嘛“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我写的东西,独一无二,文理俱有。若巩俐答与张艺谋关系,我们在一起看能创造出什么作品,其他的都是低俗的。王阳明这话就像慧能的诗啊!但最后心学是要落实的,是要致良知的,不然即非心学。

上面这句名言出自《传习录》。据说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王阳明的这一观点像极了上面贝克莱的观点——存在即被感知。看见花时,感觉到了,花就存在;没有看见时,感觉不到,花就不存在。

也就是说,“心外无物”是指心乃生发意义的源泉,不致“良知”,外在世界尽管五彩缤纷,但对我毫无意义可言。就当你未见到那个美丽的女子时,在你心中那个人便根本不存在,只有你见到她,那美丽才会呈现于你眼前,于你而言才会具有意义。

【格物致知】

读书

 

 

 

 

 

 

 

 

 

 

 

朱子的话看来下乘,但理学的修养功夫到了是可以明道的,但一味修心养性而多终成理学家而无一实事。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这段话后来被朱熹简约为“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特别是后四条人们更是耳熟能详。

这段话述说了认识的过程和认识的功效,而整个认识过程的基础是“格物”。朱熹对“物格而后知至”有这样的解释: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格物,此谓知之至也。(朱熹《大学章句》)

【天下万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

听水

 

 

 

 

 

 

 

 

胡适讲此无乃虚空也,老子当时名词不够故言无也。虚实生物,有无相生。无,名天地之始。无则无不为也。无则无语言也。参考青仙无语言。

魏晋时期王弼在注《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时提出的一种本体论命题。

“本”指天下万物生存的根据。任何事物都要以某种属性为其存在的条件,但其所具有的属性都以没有任何规定性为前提的。王弼不是通过肯定万物的同一性,而是通过否定其差异性,而找到“无”作为万物之本的。

王弼“以无为本”的思想与《老子》“有生于无”是完全不同的。《老子》“有生于无”所讲的是过程,指万物生生不已的因果之链。万物都产生于道,不复归于道,以至无穷,王弼“以无为本”所讨论的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任何个别事物都有局限性,只有“无”才是无限的、绝对的、永恒的。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人合一

 

 

 

 

 

 

 

 

 

 

 

▶天者,人心也。只心便是天,随民心者昌,逆之则亡。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出自《荀子天论》。意为: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变。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