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认认字:仁

仁字形仁,rén,左右结构,会意字,从人从二,二可看作是重文符号,也代表人。想起费尔巴哈说爱就是成为一个人,其实仁的意思就是爱人的意思,《说文》:“仁:亲也”,《春初•元 命苞》:“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韩非子•解老》:“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广西师范黄现璠:“最初只有人字,后以二人相爱,人 旁加二为仁,故仁由人而来”。

仁中国历史上最初提出仁的概念是孔子。孔门的核心思想就是一个仁字。《论语·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 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仁者在于爱人,行仁在于推己及人。《论语•八佾》: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句话多么鲜明痛快!人而不仁,发心不善,存心不正,一切孝悌礼乐都只是虚文!义的概念也是如此,记得冯友兰在《中国 哲学简史》讲过,大意是其行虽善,发心不善,亦不义也。仁是义之心,义是仁之行,身心合一,方是仁义。仁义就是孔门的理念与行为之道,也是做人之道。历史上集心学之大成,与孔孟朱圣并称的阳明先生就名王守仁。

名家书法:仁字名家书法 【怎么样才能不忧呢?】

为什么仁者便会不忧呢?想明白这个道理,先要知道中国先哲的人生观是怎么样。“仁”之一字,儒家人生观的全体大用都包在里头。 “仁”到底是什么?很难用言语说明,勉强下个解释,可以说是:“普遍人格之实现。”孔子说:“仁者人也。”意思是说人格完成就叫做“仁”。但我们要知道, 人格不是单独一个人可以表现的,要从人和人的关系上来看。所以仁字从二人,郑康成解他做“相人偶”。总而言之,要彼此交感互发,成为一体,然后我的人格才 能实现。所以我们若不讲人格主义,那便无话可说;讲到这个主义,当然归宿到普遍人格。换句话说,宇宙即是人生,人生即是宇宙,我们的人格,和宇宙无二区 别,体验得这个道理,就叫做“仁者”。然则这种仁者为什么就会不忧呢?大凡忧之所从来,不外两端,一曰忧成败,二曰忧得失。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就不 会忧成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宇宙和人生是永远不会圆满的,所以《易经》六十四卦,始“乾”而终“未济”。正为在这永远不会圆满的宇宙中,才永远容得 我们创造进化。

我们所做的事,不过在宇宙进化几万万里的长途中,往前挪一寸,两寸,那里配说成功呢?然则不做怎么样呢?不做便连这一 寸都不往前挪,那可真是失败了。“仁者”看透这种道理,信得过只有不做事才算失败,肯做事便不会失败。所以《易经》说:“君子以自强不息。”换一方面来 看,他们又信得过凡事不会成功的几万万里路挪了一两寸,算成功吗?所以《论语》:“知其不可而为之。”你想,有这种人生观的人,还有什么成败可忧呢?再 者,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便不会忧得失。为什么呢?因为认定这件东西是我的,才有得失之可言。连人格都不是单独存在,不能明确的画出这一部分是我的, 那一部分是人家的,然则哪里有东西可以为我们所得?既已没有东西为我所得,当然也没有东西为我所失。

我只是为学问而学问,为劳动而劳 动,并不是拿学问劳动等做手段来达某种目的——可以为我们“所得”得。所以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你想, 有这种人生观的人,还有什么得失可忧呢?总而言之,有了这种人生观,自然会觉得“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自然会“无人而不自得”。他的生活,纯 然是趣味化艺术化。这是最高的情感教育,目的教人做到“仁者不忧”。

刚开始也是从,仁者,人也。想讲,但是没想好,但是忘了讲到人格。记得几年前写过艺术的最高形式就是人格。仁就是人格的总摄。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